苏轼行书致运句太博帖

苏轼.行书.致运句太博帖

苏轼.行书.致运句太博帖

苏轼行书致运句太博帖,纸本,25.6×24.5cm,台北故宫博物院藏。

此帖约书于1071年(熙宁四年),8行,计59字。此帖“运句太博”无考。此帖与《廷平郭君帖》作于同一年份,书法风格特征非常接近,此时他尚未经历“乌台诗案”之难,书法具有青壮年时的意气风发,姿态妍美的面貌。帖中“香合极佳妙”言及香道,属于文人和官场同僚中消遣娱乐之事。

释文

轼启。适辱教不果。即答悚悚。晚来尊体佳安。惠贶临安香合极佳妙。领意之厚。敢不捧当。但深感怍也。谨奉启。上谢不宣。轼再拜。运句太博阁下。十六日。

大意是,苏轼此去信,还未按教诲有结果,答复未免心虚面难。晚来尊体安好吧。惠赠的临安香盒非常美妙,感受到深情厚谊,岂敢不捧玩在手当中,但也深感惭愧。谨奉上书信表示谢意,不多说了,苏轼再拜运句太博阁下,十六日。

香合为盛香之盒,宋代文人士大夫推崇的“插花、挂画、斗茶、品香”四件雅事,当时龙泉青瓷香盒最具盛名。

书写这件信札时苏轼在太常寺任职太常博士,落款给运句太博阁下或为他当时的同僚。他们都属于主管礼仪的文职,做撰写谥文即类似起草悼词、监督祭祀等工作。当时苏轼在开封府过着较为优越的生活,信札没有实质性内容,仅是日常客气和问候,主要表达了同僚赠送香盒这种奢侈品的感谢,也反映出当时官场感情联络的情形。

考《东坡纪年录》:“熙宁四年辛亥,迁太常博士、摄开封府推官。”直到六月方去京通判杭州。《宋史》:“太常博士;无出身,转国子监博士,内带馆职,有出身。”博士,常讲定五礼仪式,有改革则据经审议。凡于法应谥者,考其行状,撰定谥文。有祠事,则监视仪物,掌凡赞导之事。”这“运句太博”是否就是东坡的同僚,在太常寺任职的太常博士?待考。

题跋印记

题签,边幅楷书,苏文忠轼。

印记,宣统御览之宝,曹溶祕玩,曹溶鉴定书画印,季振宜字诜兮号沧苇。

下载

苏轼.行书.致运句太博帖

文件格式:png,文件大小:47.37MB

直接下载